欢迎来到呼伦贝尔文明网!

卓拉:古韵今风线中寻
发表时间:2025-04-10 18:48:00 来源:hlbe

从陈巴尔虎旗牧区走出的女孩,到闪耀于都市舞台的文化使者,年轻的服装设计师卓拉,正以针线作笔,布料为纸,绘就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绚丽篇章。她的每一步都深深蕴含着对民族服饰的挚爱与创新精神,更鲜活地展现了非遗传承在当代社会的蓬勃生命力。

积淀

1996年,卓拉出生在风景如画的陈巴尔虎旗。她的童年与蒙古包紧密相连。每当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透过蒙古包的缝隙,洒在内部简陋却温馨的空间里,会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这些光影不仅照亮了她的玩耍天地,也似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对美的最初感知。

卓拉常常坐在这些光影交错的地方,手中摆弄着母亲缝制衣物时剩下的碎布片。这些布料虽然不起眼,但在她的眼中却充满了无限可能。她的小手穿梭在针线之间,将一块块碎布拼接起来,缝制成一个个微型袍服。这些作品虽然简陋,但却透露出她对服饰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独特理解。

除了裁剪袍服,卓拉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用银合欢刺为布娃娃缀出星辰盘扣。银合欢刺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刺尖锐而坚硬,但在卓拉的手中却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工具。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刺穿过布片,再巧妙地弯曲成各种形状,最终形成了一颗颗星辰盘扣。这些盘扣点缀在布娃娃的衣襟上,使得原本普通的布娃娃瞬间变得生动而富有灵气。卓拉的这种审美直觉,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卓拉在长期的观察、模仿和实践中逐渐萌芽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卓拉的这种审美直觉逐渐转化为一种流淌在她针尖上的文化基因。

2015年,卓拉成功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专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深入系统学习现代服装设计知识的同时,她还追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脚步,踏入牧区,详尽记录了独特缝制技艺,并深入研究了科尔沁刺绣所包含的72种精妙针法。

2018年,卓拉凭借一套巧妙融合巴尔虎传统绲边与现代服装廓形的职业装设计,在全区蒙古族服装大赛乌兰察布赛区荣获金奖,且在自治区级赛事中首次赢得了职业装银奖及休闲装铜奖。

绽放

2019年,刚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的卓拉便签约了内蒙古信泰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服装设计师。同年,她在“信泰杯草原校服设计大赛”中大放异彩,她将蒙古袍的传统箭袖改良为可调节式袖口,并巧妙地将马鞍形口袋元素融入校服设计中,使得草原孩童的日常服饰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记忆,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功能性的需求。此套作品不仅顺利入围,更荣获信泰集团的青睐,被采纳为标准化设计方案。

这一年,卓拉迎来创作爆发期:她为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设计的蒙古族盛装礼服,以察哈尔传统盛装为蓝本,将厚重的锦缎替换为轻纱层叠结构,使礼服重量减轻40%,却保留了盘金绣的华贵气韵。这件作品在内蒙古艺术馆展出时,非遗领域的专家评价:“她用现代材料重构传统形制,为民族服饰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她为呼伦贝尔天骄宾馆设计的工作服,将牧人皮袍的云肩造型转化为制服肩部的立体剪裁,让穿着者成为行走的文化符号。

在学术领域,卓拉于《文艺生活》第1147期中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纹样犹如游牧民族的文字,针脚则是书写历史的笔画”。这种将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紧密融合的理念,使她在同年成为了国家艺术基金培训学员中的佼佼者,并最终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结业。

创新

2020年,卓拉加入赞兰文化,着手进行民族服饰的跨界尝试。在为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餐饮部打造工作服系列时,她匠心独运,将蒙古包顶部的陶脑纹样解构并转化为几何图形,巧妙利用激光雕刻技术,将其精致地呈现于制服纽扣之上;而袖口处的回纹装饰,设计灵感则源自传统靴帮的刺绣艺术,通过数码印花技术,实现了这一传统元素的规模化应用。卓拉这种“于细微处彰显文化”的设计理念,使得民族元素在现代职场环境中得以自然且和谐地融入。

随着“国潮”兴起,卓拉开始尝试将蒙古族服饰美学注入国民品牌。2022年为蒙牛乳业设计员工制服时,她从牧民奶桶的柳编纹理中获得灵感,用压褶工艺在工装面料上再现编织肌理;衣领处的银色镶边源于蒙古刀鞘装饰,既彰显乳业与游牧文化的血脉联系,又赋予工业制服独特的文化标识。同年为呼和浩特莲花酒店设计的制服系列,更将马头琴的流线造型转化为裙装廓形。

在高端定制领域,2021年她设计的察森娜白色礼服以乌珠穆沁新娘头饰为原型,将三十斤重的传统银饰转化为激光切割的透光亚克力片,通过可拆卸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演绎。当它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唯一申报服饰类作品亮相北京时,轻盈的材质与光影交织的效果颠覆了人们对蒙古族礼服的固有认知,更被列为出国展览待定作品。

卓拉的传承之路还不止于设计服装。2021年,她在陈巴尔虎旗创办米妮服装工作室,同年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创业园注册,内蒙古卓兰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建立起“高校+牧区+企业”的传承链条:邀请老艺人教授传统缝纫技艺,组织大学生采集民间服饰纹样,与企业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在国家艺术基金牧旅融合项目中,她设计的系列服饰将狩猎文化与户外运动装结合,让游客通过穿戴体验游牧智慧。

2023年,她为“十四冬”设计的迎宾制服,提取了那达慕大会搏克手的跤服色彩,将象征力量的深蓝色与冰雪白结合;袖口的滑雪纹样源于传统鞍马纹,裤装功能性设计则融入现代运动科技。游客与运动员们看到这些作品后说:“原来民族服饰可以这么酷!”

如今,她为呼铁局包头段精心设计的高铁制服,正伴随着列车在辽阔的草原铁轨上飞驰。这身制服立领处的结扣与襻暗藏非遗技艺,裙摆的流苏呼应马群奔跑的韵律。她的设计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大众对传统服饰的认知——它们不再是节庆时的短暂亮相,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滋养。

卓拉设计的服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种传承如草原芍药,根深花向阳。

模特展示卓拉获得蒙古族服装设计大赛呼和浩特赛区金奖作品


微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