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现场 周梦洋 摄 |
|
| 农业技术人员春播前检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地块秸秆覆盖情况 |
|
| 农业技术人员测量播种前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地块地温、湿度 |
|
额尔古纳市为保障农作物稳产丰产,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复提升耕地地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面,接连“上新”保护黑土地的“组合拳”,聚力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牧林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合理轮作,“秸秆全量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和装备支撑,加强对高标准应用基地的管理和监测等举措。一系列保护措施下,去年,额尔古纳市完成免耕播种作业47.4万亩,超额完成呼伦贝尔市农牧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的45.81万亩任务。
深层养土
保护性耕作让黑土重生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黑土地的回归,收获的不仅是农业上的好收成,更是一份可持续发展的信念。
自然条件下,植物生在黑土地上,枯萎在黑土地上,最后又返回黑土地中。秆离田就会打断自然循环,减少有机物质的输入,进而可能导致黑土地的退化。再加上人们习惯翻地耕作,黑土层的稳定结构被破坏,翻耕后不仅造成土壤下层裸露,导致土地肥力大幅下降,作物减产,而且大面积的裸露土壤容易被风水侵蚀。每年春耕前正是风最大的时候,大风把裸露在外养分含量较高的土壤带走,致使黑土养分有了一定损失,也导致黑土层逐年变薄。 如何深层养土,让黑土重生?保护性耕作是最优选项。保护性耕作是指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的免耕播种,可以有效保护黑土层,是一项既能实现稳产高产,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额尔古纳市围绕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重点推广秋季作物收获后“秸秆全量覆盖越冬+春季免少耕播种”的技术模式,让黑土地得到了“滋养”。
保护性耕作的本意在于将自然还给自然,通过秸秆覆盖还田,让土壤不裸露,这样既能防止土壤被侵蚀,也有助于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并维持作物产量。只有深层养土,才能让黑土重生!
智慧爱土
给黑土地插上科技翅膀
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农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监测保护性耕作作业质量的有效手段。额尔古纳市探索建设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大数据平台,构建以黑土地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现代智能农业生产体系,给黑土地插上科技翅膀,给农业生产装上“大脑”。
去年,额尔古纳市在免耕播种机和收获机械上安装轮作监测设备,利用智慧农业平台,进行收获实时监控,开展远程智能化监测,对每个机械的作业地点、机械型号、作业面积、作业质量、作业时间、作业轨迹及作业图像进行记录,更为精准的掌握真实的项目收获面积,不仅能够进行统计分析,更为项目的督导核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还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额尔古纳市还加强对高标准应用基地的管理和监测,通过专家组对近两年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基本佐证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成效显著。一是抗旱保苗效果好。经多点监测,保护性耕作农田播前土壤含水率较传统农田高4.5—10个百分点。二是后期长势有优势。三是风沙危害有效减轻。四是节约生产成本。保护性耕作农田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秸秆离田、耕翻整地等作业环节,减少机械作业3次左右,亩可节约成本23元,最高可达34元。五是稳产丰产。通过对7处高标准应用基地测产,共有3个基地实现增产,其中油菜亩增产6—8.5公斤、小麦亩增产8—13.2公斤。智慧农业为黑土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保—养—用”关键技术及模式,进一步通过科学监测,证明了保护性耕作不仅对土壤改善、节本增效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长久保土
让黑土生命力生生不息
黑土地的宝贵,一方面在于它的肥沃。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形成之难。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地要200年到400年的时间,在东北特殊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才会逐渐转化为腐殖质,进而形成黑土层,一旦损坏,需要十分漫长的时间来恢复。
为进一步给耕地“减压”,给粮仓“加油”,给农业可持续发展赋能,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根基,额尔古纳市成立了“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专家组”,在保卫黑土地的持久战里,“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合力护土
全民共治打赢黑土地保卫战
保护黑土地是个系统工程,人人有责。为培育黑土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种植户黑土地保护意识,额尔古纳市设立微信平台,把所有参与者像冰糖葫芦般串联起来。全年开展线上培训、现场演示会以及田间地头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让黑土地保护意识走进农户心中,让黑土地保护技术走进农户脑中。
2022年,额尔古纳市计划免耕播种面积52万亩,当地将充分发挥保护性耕作专家组能动性,加强基地建设、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以基地为模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更加规范地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