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成效和水平。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持之以恒、精准施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攻坚为抓手,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减负工作,以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
把脉问诊,树牢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小马拉大车”问题,是当前基层治理问题的集中反映、突出表现。自治区党委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贯穿全年的基层党建重点课题。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多部门成立联合调研组,先后走访69个苏木乡镇街道、101个嘎查村社区,切实把基层减负的堵点找准、痛点摸清、需求把准。
自治区党委研究制定关于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攻坚方案,配套制定任务书,逐项逐条定牵头部门、配合单位、承接地区,把基层减负减什么、怎么减、达到什么效果写得透透彻彻、讲得明明白白。
……
紧锣密鼓的一系列行动,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内蒙古动真碰硬解决基层能弱负重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实效。
动真碰硬,主动出击解决实际问题
走进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海子乡石泥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各个功能室的标识简单清晰,便民服务大厅、棋牌室等一目了然。“以前这些功能室门口挂着各种牌子,我们来办事都不知道去哪屋。现在,门口牌子少了,一目了然,办事方便多了。”石泥桥村村民焦三三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牌子是借挂牌压责任,以挂牌推落实。记者了解到,基层受人力所限,往往是多个牌子一套人马,由于有的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不精通,所以导致部分牌子的职能在基层并不能执行到位。因此,许多村、社区如“小马拉大车”一般,被拖累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基层负担之重在于嘎查村社区属地责任不清、交派任务过多、工作规范缺项。
不搞“大呼隆”“一刀切”,自治区把优化调整职责作为基层减负的破题之举。指导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重新梳理履职事项,1049个苏木乡镇街道“一地一策”制定职责事项清单,平均压减职责事项225项、行政权力执法事项43项。嘎查村社区平均减少工作事务60余项,以清单定岗定人、定事谋事,搭建起防止属地随意“甩锅”、基层被动“背锅”的“防火墙”。
为督检“瘦身”、为考核“消肿”,把迎考备考的压力减下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考核频次上把一年只对基层综合性考核一次作为硬杠杠,在考核内容上把不增设三级指标作为硬规矩,在考核方式上对“中途插队”“随意搭车”、变相考核一律叫停。经过挑重点、挤“水分”、减条目、看实效,缩减自治区本级督检考计划14项,盟市绩效考核指标由原来的168项精简为63项、区直机关绩效考核指标由原来的25项精简为16项。
基层减负必须能啃硬骨头,破除陈规旧制,为基层营造风朗气清、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采访中,有些干部反映,以往“上头缺人就从基层调兵遣将”“着急用人就让干部千里驰援”“不开公函异化隐形强制借调”。为了刹住这股随意借调基层干部之风,今年,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随意借调基层工作人员集中整治工作,督促指导1592名从基层借调的人员“返岗归队”,其中旗县(市、区)直机关干部返回949人,苏木乡镇街道干部返回643人。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把随意借调的渠道管住了、把安心干事的心思沉淀了,基层干部在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聚焦解决部门单位乱挂牌、挂虚牌的问题,自治区对外部挂牌、内部功能室挂牌、上墙制度等6方面15项具体内容进行规范,清理标牌标识5.3万个。在综合群众实际需求基础上,制定证明事项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20项,不提宽泛要求、不说原则性的话,实打实为基层能出什么、不能出什么提供明确标准。
依托“根数据库”“一表通”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融通共享,通过嘎查村社区干部一线获取直接填、部门单位窗口获取帮着填、公安政法等部门会同填,将试点地区原有报表台账规范整合为395个,缩减率达到80%。基层的情况大家一起理,基层的事情齐心做。
赋能增效,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减负担不等于减职责、减担当,而是通过理顺权责,推动治理提效。
自治区全域创建堡垒支部3.5万个、坚强堡垒支部8137个、坚强堡垒“模范”支部751个,层层升级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启动实施“345”党员教育基本培训行动,举办全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上一堂课”活动,基层干部沉心静气学到了为民服务的方法、掌握了抓好工作的方式、提振了做优治理的信心。
制定印发关心关爱苏木乡镇干部的若干措施,推动苏木乡镇机关工作人员薪资高于旗县(市、区)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职业化薪酬体系,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平均增资900元左右,基层兵精粮足抓治理、一门心思搞服务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整治效果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
“最直观的就是手机‘叮叮当当’的提示音少了。”不少干部反映,盯群、“爬楼”的情况少了,服务群众的质量也提升了,实现了从“重痕迹”到“重实绩”的转变。
——把群众引导得更好,组建理论学习轻骑兵、乌兰牧骑小分队8611支,为群众宣讲“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把群众服务得更好, 270个城市街道、2771个社区全部建立“大工委”“大党委”,联合全区上下1.48万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商民生大事、共谋群众福祉、共解百姓难题。
——把群众带领得更好,实施新一轮扶持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工作,全区近一半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理顺权责、简化流程,基层干部身上的包袱轻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
从“群里吼”到“实地走”,一批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更强了。
既“当下改”,又“长久立”。方寸之间的量变,促成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质变,最终破解的是形式主义的“大问题”。
来源:内蒙古日报
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蒙ICP备18005025号-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伦贝尔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