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牙克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深耕、不断探索,以更多新形式、新主题、新内容的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城乡文化建设中来。
传统文化赓续时代新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牙克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非遗文化进草原书屋”等各种文化学习、手艺传习等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一场场有趣的针刺毡艺、剪纸技艺等带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活动,既可以让大家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大家在手工制作后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宋锦珍珠画宋锦珍珠画制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时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尝试融入新时代的“年轻人特色”,老技艺开始展示新活力,针刺毡艺成品开始出现卡通人物、剪纸作品也开始有了创意图案,传承千年的文化正在年轻一辈手里续写着新时代的新篇章。
节日文化深得群众喜欢
每逢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会围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过大年”“我们的节日·端午”等主题开展节日庆祝活动,文艺汇演、传统民俗体验、历史文化溯源等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党员群众从多个角度全面学习了解我们传承千年的节日文化,让小朋友们明白“传统节日并不是只有吃好吃的”,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底蕴。
端午游园会端午游园会“点朱砂”。
端午游园会上,当大家穿上汉服,玩起“飞花令”、投壶、蹴鞠等古人的游戏时,美好的场景仿佛是书本中的插画走进了现实,古时和今日打破时光之壁在此刻交汇,千年文明也在这交汇的一刻得以传承。
北疆文化韵染碧草蓝天
“‘北疆文化’微讲堂”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受众群体,以专题的形式细细讲述北疆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意义。“北疆文化”图书展、民俗故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经典文章和动人故事讲述“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
“北疆文化”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文化,出土的红山文化晚期的陶器上的“龙与花”彩陶装饰,充分体现了“北疆文化”的融合性,这种融合特征是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中体现,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依据。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讲解扩大受众群体。
今年以来,相较于以往以文艺演出为主的节日庆祝活动内容,民俗文化体验、传统文化学习、手工技艺传习等活动内容占比明显增多,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更多的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被吸引到活动中来,做到了多年龄段覆盖,进一步全面提升了全民文化素养。
牙克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正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以“文明实践+文化传承”赋能城乡文化建设,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横向扩充内容、纵向挖掘内涵,并且不断融入新时代特色,珍视传统文化、正视现代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既不“沉迷旧事”也不“揠苗助长”,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
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蒙ICP备18005025号-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伦贝尔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