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老农垦人,一名一线机务工人,数十年间在这片土地上播撒青春和汗水,用忠诚、敬业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闫顺利。
盛夏时节,在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第一连(队),一台智能喷药机张开双翼,喷洒着白色药雾,这正是陪伴闫顺利10年之久的“钢铁侠”。每年的6-7月份是病虫草害的高发季节,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
公司刚刚引进首台全英文显示、电脑操控系统的自走式喷药机时,闫顺利为车长。大家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想象着这台机器能发挥巨大威力。而他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和那一摞厚厚的全英文《操作指南》,一脸茫然。为了尽快掌握操作技术,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整天泡在车里,揪着身边的大学生和偶尔来场指导的厂家售后人员,一页一页地翻译手册内容,再用汉字记录下来。如果遇到直译不准确的内容,他就结合实践操作重新标注。就这样,一本5厘米厚的《操作指南》,硬是让他翻成了3本书的厚度。
“老闫,队里新进了一台凯斯3230型喷药机,经过认真筛选,队里安排你做车长。你不但要像以前一样认真对待,还要带徒弟。”自这台车交到他手上,年均工作量达到12万亩,由于保养到位,从未因为机车故障耽误农活。
“我也想学着开喷药机,可一想到跟‘闫老细’一起干活,太累了!”队里的同事说道。一年四季,闫顺利有3个季节在田间作业,只要不下雨,他每天早上3点半起床,到单位保养好车,就开启新一天的工作。每年7月份地里容易起虫,有些害虫选择在半夜出没,如果控制不及时,很有可能一夜之间上千亩的油菜地被吃光。闫顺利始终坚持草情、虫情就是命令,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工作。赶上雨天,其他同事都休息了,只有他和每天一样,早早地来到队里,上车下车、车里车外,认认真真地检查线路、零件,全部检查保养完毕后,他才放心地回家。他说:“车像人一样,你呵护它,它也愿意和你干活。”如今,他培养的十几个徒弟,都成为公司的机务骨干。
闫顺利在农垦战线已经走过了38个春秋,开过联合收割机、胶轮车、喷药机,懂机械原理、会维修、会电焊,工作经验丰富,虽然不善言谈,但心里装着一本厚厚的机车台账,遇到问题爱琢磨,不怕吃苦,对新鲜事物有一股钻劲,是队里的技术革新骨干。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要求农作物秸秆全部进行粉碎还田,但遇到秸秆厚的地方,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不能顺利地犁出垄沟,出现播种深度不够、覆土不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闫顺利技术攻坚小组在连(队)统一安排下,经过反复试验,利用报废的轻耙耙片,制成了可以将秸秆拨到两边、使开沟器轻松入土的装置,取名为“拨禾器”,成功地解决了免耕播种作业中的难题。
马特马克气吹式播种机是公司引进的新型播种机,在高低不平的地块中作业时,时常会出现一组压轮,有一半悬空,压不到地。遇到水分条件不好的地块或干旱天气,会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闫顺利技术攻坚小组,又一次开展技术革新行动,在原播种机的排种体上加装了一套复式压轮装置。播种作业时,可随排种体同时作业,能始终保证镇压效果良好,在公司十个连队推广使用。
多年来,闫顺利先后21次被场、集团公司、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金牌工人”等。荣誉面前,闫顺利不骄不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在沃野田畴间展现着劳模风采。
呼伦贝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蒙ICP备18005025号-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伦贝尔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